甲午战争日本对李鸿章了如指掌(2)

时间:2014-07-24 08:30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白雁 点击: 载入中...


  《日清战争实记》第十四编中,就刊登了一篇名为《旅顺屠杀公使馆武官证词》的“辟谣”文章。文中称:“攻击旅顺之际,敌方死伤极多,此为事实。然而,国外新闻报道多诽谤中伤,忽略我日军之光荣战绩。”文中还称,几位报道旅顺屠杀的西方记者,都是在主观臆测,他们的证词毫无价值。


  为了替日方辩护,文章借用一位不具名的《每日邮报》公使馆武官的说法,称在日军攻城前,城里的老百姓迅速出逃,清兵穿上市民的衣服进行抵抗,所以就出现了每家每户都发生杀戮的现象,“日军使用刀剑时,其结果往往令人恐怖。有时会发生不必发生的杀戮。因此完全不应推测是故意杀戮。有人说日军时而杀戮无辜市民,这也不是故意而为之。这全都源于日本兵使用刀剑时难以区分战员与非战员。”


  至于有的西方媒体指责日军在旅顺残杀妇女,这篇“辟谣”文章认为完全是毫无根据的诬陷,文中还无耻地宣称:“旅顺屠杀仅发生于十一月廿一日晚,翌日晨起从未发生屠杀。”


 

 

评论甲午战争:中国比外国所期待的打得更糟

 


  在甲午战争中,日方通过舆论宣传,向西方塑造了一支文明进步的“正义之师”的形象。在这场舆论战中,清帝国几乎处于完全失声的状态,其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当甲午战争结束之时,日方收获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而清帝国只有独自吞下苦果。


  出版于1895年4月的《日清战争实记》第25编中,登载了一篇名为《日清的优劣》的文章,文中说:“有关日清战争的评论众多,若一言以蔽之,‘日本比所有国家所期待的打得更好,军队很有组织,行事小心谨慎。反之,中国除了极少数的事项,比外国所期待的打得更糟,将国家和统治的恶劣无能向所有国家完全暴露了出来'.”文中引用的这段话,据作者说,来自一份西方的报纸--《伦敦中国快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元代人这样总结忽必烈东征日本失败原因
  • 日本暗杀斯大林行动因何失败?
  • 北洋水师洋教头曾劝李鸿章提前动手
  • 中国人曾误以为南瓜来自日本
  • 日本曾想让犹太人在东北复国
  • 李鸿章自嘲是大清国裱糊匠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