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兴安师参战者的诺门罕战争亲历记

时间:2014-12-05 10:00来源:大西北网-人民政协报 作者:胡克巴特尔 点击: 载入中...

    1939年7月4日早晨,在胡拉斯台河汇流点,巴尔善嘎拉高地方向,隆隆炮声,从昨夜以来,一直未停……午后六七点钟(原文如此),钱家店军官学校候补生蒙古族学生少年队80余人,坐着卡车来到师司令部,都是些十四五岁的儿童。据说是领他们来战场参观学习的,他们穿着肥大的军装很不相称。使用的步枪差不多高出他们一头,师长命令他们和独立骑兵连一起保卫师司令部。这些离开父母的孩子,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参加了战斗。


    我军各部队的官兵,自从7月2日战斗开始以来,连续3天3夜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太阳火似地烤着,肚子饿得瘪瘪的,嗓子里火辣辣的,舌头像搅在粘胶里面,唾沫早已吐不出来了,可是还在日以继夜地进行着残酷的战斗。苏蒙军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攻势,对俘虏士兵当场教育释放,飞机散发日、蒙文对照的传单:“不要替日本法西斯充当炮灰。”“蒙古人不要杀蒙古人。”“你们快杀掉日本军官投诚过来吧!”“不要受日本人的欺骗”等等。对这样的宣传文件,不管日本军官如何控制,很快传遍全军,士兵和蒙古族军官大为动摇。每天各团队都发生逃兵事件,三三两两脱离战场。


    ……


    7月7日黎明时,四面静静的,昨天撤退的那些士兵,不知都到了什么地方。我和张兴亚、宜色春到了补给所,少校军需谷垣长次和几个日本军需官正在吃早餐。公文箱子上边摆着牛肉罐头、鱼肉罐头和福神清牌的咸菜罐头,饭盒里满满地盛着大块炖猪肉,身旁放着一大桶白酒和几瓶月桂冠牌的清酒,还有黄焦焦的油饼,正在大吃二喝。见我进来也让我一同吃饭,我饿了一天一夜,不客气地饱餐一顿。一面吃一面想,士兵们在第一线连高粱米都吃不着,饿着肚子拼命厮杀,他们却在后方享福……


    傍晚6时左右,日军击退苏军。联队本部进入兴安师司令部阵地沙坑里。由于联队长长谷川大佐阵亡,中佐联队副继任联队长职务,就在兴安师司令部阵地沙坑里举行就职仪式,拜受军旗。至八九点联队本部前进了,枪声渐远。伪兴安师司令部就此解围,松了一口气,稍得喘息时间。这天师司令部损失很大,“少年队”伤亡30余名,队长战死,独立骑兵连也伤亡了20余名。


    由于“少年队”伤亡过重,影响不好,撤回钱家庄。伪兴安骑兵第五团团副德勒格少校和副官旺吉勒上尉昨夜失踪,不知去向。


    师司令部南方三四公里处的沙岭,远看像一头跪卧着的骆驼,师长命名为“骆驼山”.清理战场的人从骆驼山附近拖回三辆装甲车,这是我军唯一掳获的战利品。从车里拖出两具蒙古人民共和国军人尸体,曾根崎中校狠狠地踢了一脚,骂道:“我当是苏联人,原来是混蛋老蒙古。”这话好像骂我,非常刺耳。


    在四天四夜的激烈战斗中,兴安师损失很大,原来4500余人,经过大力收容,仅剩2600人。最惨的是兴安骑兵第四团,原编制800多人,仅剩高桥上校团长以下53人,抽出30名补充到独立骑兵连,其余20余名派到后方补给所充当炊事员,高桥团长暂时成了补给所长。从此第四团的番号在“兴安师”的编制里不见了。


    ……


    这几天,我军后勤方面运来许多啤酒、日本清酒、白酒、牛肉罐头以及饼干等各种食品,分到各团队和师司令部。日本军官都得双份,蒙古士兵简直什么也分不到。说是“日本人生活水平高,蒙古人不习惯吃喝”.待遇非常不平等。


    兴安骑兵第十二团团长田中秀一上校,将分配的食品放在自己掩蔽部外,堆积如山。给全团士兵们宣布,这些食品现在不分配,等攻过哈尔哈河,占领僧布尔敖拉高地以后,开庆祝宴会使用。可是他自己却每日三餐都吃这些。


    自从兴安师参与防御以来,每日都有几十名伤亡官兵退下火线,有一个士兵脚腕被打碎,曾根崎中校看见说:“这小子是逃跑被射中的。”日本人对待蒙古人就是这样残暴,替他们拼命作战,还不说一句好话。


    临阵逃亡事件不断发生,派出去的联络兵,往往一去不返。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