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人墨迹中的“小动作”

时间:2014-12-22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书法

 

    留心观察法帖,我们会发现无论任何时代,古人墨迹里的“小动作”比比皆是。很多人反对临帖时把古人的“小动作”也作出来,说小心沾染上习气。仿佛古人这些“小动作”都是坏习气,这样理解书法的是可信还是可笑的呢?


    古人的“小动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之一:毛笔起止运行时,如果不加以裹束和委婉过渡,写出的线条就会出现类似蒸饼、尖刺等破坏美观的形态。所以,古人为了避免以上病笔的出现,在单字之内笔画间的起收、承接、过渡,以及上下字之间的承接,总是要做些调整笔锋的“小动作”以保证笔画的交代过程完善。


    之二:在书写过程中,每个笔画的力量分配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处在不间断的微妙复杂的调整变化之中:单个笔画在起笔时要蓄势以发力,在结束时要回护并开启下一笔。笔画就这样在力量的承上启下间运动,而对笔画的起止发力做调整分配时,在动作上相应地会出现一些间歇以确保锋毫的动作酝酿、调节,这样恰恰也会导致一些“小动作”不可避免地出现。


    之三:书写过程中,在笔画的起止交代、力量转换调整的同时,还伴随着线条情感色彩控制的过程:书写不会一味地紧张或舒缓;线条用墨不会一味地干燥或湿润;线条不会一味地轻或重;线与线在空间上有复杂的对比构成……这种种因素处在丰富的调节状态中,以上各种层面节奏的调整势必会在纸面上反映为一些“小动作”.


    揭秘古人的小动作


    综合以上分析,古人的“小动作”并非故意造作卖弄,而是合理用锋、发力、调整节奏等动作带出的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高超的用笔(用锋)、合理的发力技巧,你就带不出这些合理的、美轮美奂的“小动作”.


    所以,视这些“小动作”为弊病者未免对古人用笔之道认识粗浅!


    客观地说,“小动作”也是构成墨迹之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必须在临帖时充分地理解到这些“小动作的缘由,不能就因此刻意地去营造”小动作“,让人觉得技术眩人,那就成了故意卖弄,须知小动作的”本乎心而发之理“


    据中书网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