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谈封笔谍战写作:谍战题材泛滥不想再搅和

时间:2015-05-13 08:01来源:大西北网-扬州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作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作品的抗日谍战剧《刀尖》已经进入拍摄尾期。在横店影视城举行的媒体探班发布会上,编剧麦家、导演孙文学与主演徐佳、斓曦等亮相。


  谍战剧《暗算》以及电影《风声》、《听风者》,让麦家一举成名,谍战几乎成了他的烙印。此次,作为《刀尖》的编剧兼原著作者,麦家接受记者的采访,讲述他游走在编剧与小说家身份之间的心声。

 

当编剧  《刀尖上行走》我非常不满意


  记者:已经有基于《刀尖》改编的电视剧《刀尖上行走》,为什么还要拍一部?


  麦家:坦率地讲,那部电视剧是名导(高希希)执导的,演员也更有知名度,但最后的片子我完全不敢看。我是小说家,我的作品有文学性,有想象空间。可是那部剧不接受我的文学性,把我所有文学性的东西都删掉了,改得面目全非,所以我非常不满意。


  记者:这次是完全按照原著编的剧本吗?


  麦家:这次的剧本,我原本写了32集,后来为了加大731部队的戏份,强化这段历史,所以加了一个角色,增加了一些情节。至于拍成什么样子,我现在撒手不管了,剧组修改我也认了。今天是我第一次来横店,这个剧组我也是第一次见到。我从来不跟剧组来往,这是我的原则。


  记者:对这部《刀尖》会有期待么?


  麦家:我希望它能成为改编得最令我满意的一部。坦白讲,将《刀尖》作为献礼作品,我压力很大,大家的期待也很高,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镣铐,希望作品能够令市场喜欢、尊重历史又尊重作为创作人员的我。


  记者:你的小说大多拍成影视作品了,为什么《解密》一直没有拍?


  麦家:《解密》也在创作中了。《解密》的影视版权卖了一轮又一轮,但至今一直没有拍出来。一是因为《解密》是讲密码破译家的故事,文学性太强,影视基因难以挖掘,改编起来比较难。另一个关键原因是《解密》对我来说很特别。它是我的成名作,我写了11年,被退稿17次,太折磨我了。从感性角度来说,我不想对它进行改动。但从理性角度来说,确实需要影视作品去宣传它,影视改编成功了,它会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但是由于我拒绝修改,使得这个剧至今都没有拍出来。现在华策影视找到冯骥做编剧,我就忍痛割爱了,但是我会对剧本把关,还是希望能尊重原著,虽然我知道这很难。

 

谈封笔  谍战剧泛滥不想再搅和


  记者:你怎么看待谍战剧这个市场?


  麦家:谍战片在世界范围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影视家族,从《007》到《碟中谍》,再到《谍影重重》,谍战的兴盛不衰不是偶然的,除了主创人员的创作激情,还有观众对这种类型的迷恋,谍战剧天生就适合拍摄成影视作品。但近些年的谍战剧商业性娱乐性过强,人文底蕴方面太弱,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再写谍战剧的原因。


  我不想跟这个家族搅和在一起,因为这个家族里面的烂剧太多。为什么?其一,谍战剧属于主旋律题材,审查很容易通过;其二,谍战剧情节多在室内完成,制作成本低,投资小。很多人蜂拥而上拍谍战剧,这就容易把这个品牌做坏。


  记者:除了谍战剧泛滥,还有什么原因使得你决定封笔?


  麦家:我只封谍战的写作。一直写谍战题材,创作兴奋度会慢慢下降,积累的素材也越来越稀薄。当然从商业角度来说,我写谍战剧,哪怕剧写得差,行情也不会差,肯定还是谍战剧里面卖最高价的。但是我现在写作,肯定不是完全为了钱。我希望写出来的是读者观众喜欢的,能够拿来评论的作品。封笔是对自己狠心,强迫自己去做一些其他东西,我希望趁自己年轻,去尝试看能否开辟新的战场。我有强迫症,总是在谍战这一个题材里面转,如果不宣布封笔,即使尝试别的题材,可能最后我还是会转回谍战剧来。


  记者:你更愿意称自己是小说家还是编剧?


  麦家:那肯定是小说家。我比较排斥别人喊我编剧,我永远认为自己是小说家。我曾经在电视台当了11年编剧,太多的烂剧加上枯燥的专题编制让我讨厌编剧这个职业。编剧更接近他人,小说家更接近本人。编剧需要考虑市场和老板的需求,因而放弃自己的所好。小说家才是真的在表达自己。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