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称,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对于存量业务要制定整改计划,明确退出时间表。在经历了乱象、争议和整顿之后,无底线的校园贷终于等来了自己的“终止符”.
并不是所有“新生事物”都是合理的、科学的,校园贷可以说是典型的反面教材。此前,人们预期的学生利用校园贷创业或完成学业的情况并没有出现,相反,却造成了学生过度消费、借债度日、承担高利贷以及裸贷、裸照流出甚至被逼“肉偿”等等跌破底线的负面现象,不仅成了金融乱象,也给学生本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基本可以判定的是,以前的校园贷方式,所谓“金融机构”“网贷机构”的资质非常可疑,目的也并不单纯,而对贷款学生的资质审查、还款能力调查也浮皮潦草,最终造成混乱的局面。在去年监管部门开始整顿校园贷之后,它们换个马甲,又以“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面目出现,最终招致监管部门的打击。完全可以说,校园贷从出现到混乱到最终被“冷冻”起来,都是自己造成的,怪不得别人。
在校学生的日常,还是应该围绕学习展开,主要精力也应该放在学习、积累知识和能力上,校园也该是相对平静的,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而没有底线的校园贷,则打破了宁静与平衡。让这些校园贷离开校园,实际上是对学生最好的保护。
那么,校园贷是不是会被一棍子打死呢?当然不是。这次三部门的《通知》,强调的是规范,并不是消除。所谓规范,就是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三点,一是从事此类金融活动的主体,必须是正规的银行,必须接受细致的监管;二是贷款的在校学生,要接受银行对还款能力的评估,也就是“风险可控”;三是贷款的目的必须明确,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说,贷款的门槛提高了,贷款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轻而易举了。
实际上,这也是让学生明白,贷款并不是今天花明天的钱那么简单,贷款是承诺,是信用,需要最起码的金融知识,还需要付出代价。在决定贷款之前,必须要三思而后行。
目前,一些正规金融机构包括国有银行,正在逐步推出校园贷款产品。可以说,“冷冻”无底线非正规校园贷,是下一味重药,逐步推出正规校园贷,则是恢复元气。只有在市场被清理干净,规则被完善建立起来之后,正规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校园贷才可能发挥作用。让贷款回归贷款,不再充斥恐吓、暴利、色情;让校园回归校园,不再充斥虚荣、恐惧与纠缠。如是,才是人们最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