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0%的受访者赞同“儿童分级阅读”,其中,24.1%的受访者非常赞同,15.5%的受访者觉得一般,5.4%的受访者不赞同。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朱自强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明白,我们究竟在为谁做分级阅读。这需要我们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以孩子能力的发展为分级阅读的一个依据。(10月31日《中国青年报》)
随着经济水平提升、阅读观念深入人心,眼下国内的年轻父母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伴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推进,家长为孩子购买童书或陪伴孩子阅读已经成为不少文化场所一道温暖的风景。但由于我国的“童书分级”制度尚不够完善,还缺少科学的、权威的、统一的标准,“究竟哪些书适合我的孩子”的确令家长很苦恼。
有民谚云,“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如果孩子在儿童阶段就养成阅读的习惯、爱好,那么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但若没有基于儿童成长规律的科学思想、技术和方法加以指导,那么儿童阅读就会迷失方向。也就是说,家长、社会乃至政府在孩子成长期就必须引导好,为孩子供书、供好书;帮孩子选书、选好书。“童书分级”也是童书出版以儿童为中心的具体体现,可以使少儿阅读有的放矢,更加精准。因此,只要选对了分级,其好处显而易见。
对一个孩子来说,阅读不仅是成长过程中汲取精神钙质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最优雅的教养。科学的分级阅读体系对儿童阅读有重要指导意义,且是可行的。与欧美的成熟体系相比,国内的分级阅读还处在初级水平。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科学且被广泛应用的汉语阅读能力测试体系出现。各书店和网站常用年龄来对书和读者做简单区分。然而实际上同样年龄的孩子其阅读能力天差地别。
“童书分级”不是多此一举。少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儿童阅读是全民阅读的起点,从小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很关键。如果一个孩子在10岁前还没有建立起阅读的习惯和对书籍的依赖,他今后恐怕也不可能再喜欢上阅读了。所以创造更多条件让儿童进行更好的阅读,把最好的阅读融入最珍贵的童年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童书分级”有助于儿童阅读精细化。实现精细化阅读是提高阅读效率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在童年时期,通过精细化阅读,可以使孩子通过吸收文化知识获得更快的成长速度和更广的成长空间。实现“童书分级”以后,能够有效避免“书不对路”对阅读积极性的负面影响,有效促进孩子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一套科学的分级阅读体系,需要专业、严谨的开发、测试,需要时间、耐心和科学支撑。少儿分级阅读目前缺乏一个简明易行、可行性高的标准,而在建立这个标准的过程中,有两点需要考虑,一个是基于少儿成长阶段的动态变化,一个是不同文本的系统配合。中国现在有2亿多儿童,年年递增的童书销售数据显示着他们高涨的阅读热情,与之相匹配的更为专业的阅读配套体系,是值得期待的。让阅读融入孩子们的童年生活、生命发展,修炼孩子们人格,提升孩子们人文素养,真正助力于孩子们一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