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大西北轶事(献给为陕西建设奉献终生的上海人)

时间:2012-03-23 17:50来源:未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不能抹去的记忆——支援大西北轶事(献给为陕西建设奉献终生的上海人)

  合阳篇

  合阳,八百里秦川最北端,平原与山区过渡带上一个千年小县。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像西北其它地方一样,贫瘠荒芜,封闭落后。残缺的城墙,裹着不足万人的县城里,无一个十字路口,四条街道既窄又不对称,拌有炉渣的土路坑坑洼洼,无一段平直。黄土旱塬上的城池,北高南低,两面临坡,两面临沟,可一遇大雨,就洪水四溢,半城遭灾。屈指可数的商家店铺,也是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天刚擦黑,街道就几无行人,只有衙门前(也是新县政府)嘶哑的叫卖声,在夜空中回荡:“炒凉粉喽”、“鸡丝馄饨”……

  不知道那时南方的县城是否也如此,但我敢肯定,那儿绝不会半夜三更,有野狼出没。何况我要说的这些人,他们大都来自苏杭、上海。从山清水秀的南方都市,来到穷山恶水的西北小城,他们有无从天堂到地狱的感觉,不得而知,但反差之大,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没有银行,没有电话,没有现代社会的起码设施,虽然解放多年了,小城的人们,延袭的依然是传统的生活方式。老棉袄,大档裤,纺手靸鞋,见了面就是一句:吃了莫?存钱贷款、电报电话、吊液打针等等这些新鲜玩意,人老几辈辈,别说见过,连听也没听说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响应国家的号召,一大批科技人员千里迢迢来到了大西北,支援大西北的建设。援合的人中,有些来自上海、苏杭等大城市。北上的列车途经安徽、山东、河南,要走三天三夜,到西安后,再转乘公共汽车(嘎斯卡车),经渭河摆渡,颠簸十多个小时,天漆黑才到合阳。其实旅程的艰辛只是一时的,接下来的时日,面对的将是长时期的、难以想象的难和苦,水土、气候、饮食、风俗等,完全另一个世界。

  也许是组织考虑周到,来这的南方人,大都成双成对,当然也都是有一定工作经历的成年人了。他们年富力强,学识渊博,技艺精湛,一进入角色,很快就成为单位的骨干,行业的中坚。医院、银行、学校、建筑公司,技术性强的行业领域,无不都有他们的身影。创办银行,培训护士,勘测描图,传道授业解惑,忙的不亦乐乎。死水起波澜,随着他们的到来,小城的气氛渐渐活跃了起来,西服裙子巧克力、收音机电话机、钢筋混凝土,新鲜事,新鲜玩意,一个接一个。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到来,使合阳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进步了许多年。

  我的老师汪松山,是俄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先从事的是俄语翻译工作,后举家来到合阳,在合阳中学授俄语课。我的姐姐哥哥都是他的学生。1977年春,“四人帮”刚倒台,学校恢复外语课程,语种改为英语。那时英语老师奇缺,入学很长时间,我才知道,已过不惑之年的汪老师,毅然转攻英语了,给学生讲课,也是“热蒸现卖”,虽如此,听同学们讲,他的课准确明了,从无谬误,足见其敬业精神!汪老师待人和蔼可亲,举止温文尔雅,一派学者风度。经常穿的那件蓝色的中式对襟袄,虽然有些褪色,熨烫的却十分平整,绝无半点褶皱。那时的小城灰溅土冒,人们从无“不随地吐痰”的概念,可汪老师都是把痰裹在手绢里,见此情形的同学都感到疑惑和诧异。若干年后,同学们谈及汪老师,大家都交口称赞,尤对其举止和风度赞叹不已,俱言道:影响终生,受益匪浅。

  汪老师没有教过我,与他熟识,缘于我们是邻居。汪老师的家在县医院,与我家一墙之隔,他的爱人是随他一同来支援大西北的,在医院做护士工作。姚护士长(医院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也是一位可敬可爱的长者。她救治过的病人不计其数,培养的学生都成为了以后的骨干。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获得了大家的普遍认同和尊敬。她和汪老师相濡以沫,风风雨雨在合阳一呆就是三十年,直至退休,才随汪老师一起回到苏州颐养天年。

  已届耄耋之年的周以慎老先生,合阳人都称他周会计。是最早援合的人,他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来到了合阳,一手创建了合阳银行,与汪老师不同的是,他们夫妻俩都在银行工作。周夫人是地道的大家闺秀,来合之初,隔三差五到邮局邮取包裹,全都是寄往上海和上海寄来的换洗衣服,那时人们只瞧了新鲜,没往多了想,殊不知情形背后的尴尬和无奈。“辘辘●女人●井”的故事,在黄土高原演绎几千年,用井水洗衣服是件很奢侈的事,他们夫妇不会如小城的人一样,在污浊的涝池里洗衣服,也不敢冒然摇着辘辘在望不见底的井里汲水,只好出此下策,舍近求远了。这般小事尚如此犯难,其它事情就可想而知了。

  周会计作风严谨,在银行工作多年,处理过的业务数以万计,做过的凭证不计其数,无一笔差错。因其业务精通,经常被县上各单位请去处理帐务。上世纪70年代初,拖拉机修理厂成立,没人懂得工业会计核算,组织便把他从银行调去管理财务。79年,抽黄工程全面开工,他又被调去做总会计师,一直到退休。也许是从事的职业不同,周会计跟汪老师的性格正好相反,他性格内向,彬彬有礼中少了些许笑意,但绝不乏挚诚。秉性耿直的他,工作极为认真,对业务上出现的差错,从不姑息迁就,严厉程度几近苛刻,同事们虽然有些怵他,但打心眼里都很尊敬他。摘录一段80年组织对他的鉴定:“该同志踊跃支援大西北的建设,来合阳28年来,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党为人民工作,作风正派,为人正直,坚持原则,不谋私利,不搞歪门邪道,业务精益求精”。

  1990年周会计在东雷抽黄管理局退休,现随儿子住在南京。88年他就获得会计师职称,由于单位政策不到位,退休金现在仅千余元,刚够平常看病吃药,夫人始终没有离开银行,工资竟高他两倍还多。与周会计夫妇同在银行工作的还有一对姓包的夫妇,也是支援大西北的南方人,可能跟周会计是同乡,还有建筑公司的一个工程师等等。援合的人很多,还有其它地方的人,但这些南方人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们把南人特有的细腻融入到工作中,以良好的修养去待人、去做事。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感染着身边的人们,用丝丝文明之风,吹拂着愚昧的尘埃。有一点要说的是,尽管他们素质高、能力强,为单位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都没弄上一官半职,这也是他们以后鲜为人知,不为官亲,被组织遗忘的主要原因吧。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政府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单位的头头走了一拨又一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了。几十年了,没有人去看望过他们,没有人关心过他们,老人们渴望的眼神已变的暗淡,期盼的心已变的灰冷,一腔郁闷、满腹惆怅,向谁诉说,谁人知晓。

  庆幸的是,他们的儿女们事业有成,而且都很孝顺,老人们衣食无忧,住行无虑,这也是吾心尚慰的缘故。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当初他们背井离乡,义无反顾支援大西北的建设,受了那么多的苦,遭了那么大的罪,为合阳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记忆不能抹去他们,历史不应忘记他们,合阳人更应该记住他们,在合阳县志里,理应有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人微言轻的我,只能苍白地说一声:去看看他们吧,关心关心他们,哪怕仅仅是一句问候的话,只要来自组织,对这些老人们而言,都是莫大的安慰!



  西安篇


9992850.jpg

  20日,见到昔日工友,老人们激动相拥。

9992851.jpg

  当年的俊朗小伙,如今已白发苍苍。

9992852.jpg
当年支援西安城建的青年们集体留影。


  50多年前,他们响应党中央号召支援大西北,由上海千里迢迢来到西安建厂、筑桥、开公路……他们为此住过马厩、牛棚,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满怀激情为建设西安抛洒汗水。半个世纪后,当他们由天南地北再次聚首西安时,岁月虽在脸上刻下深痕,但青春之火依旧在他们心中燃烧,因为他们曾将爱植根于这片沃土上……

  “西安是我第二故乡,我天天都在梦里回故乡……”20日上午,在胡家庙一酒店里,原华东机具总站,响应党中央号召支援大西北来到西安搞建设的百位老人由天南地北再次聚首古城。

  谈及“闪婚”那是为了来西安   现年75岁的高启昌老人提起当年援建西安时,这位精神矍烁的老人侃侃而谈。当年得知自己被派往支援大西北到西安时,他才20岁出头,担心才谈上的女朋友会变心,他灵机一动提出“闪电”结婚,婚后他便带着新婚妻子来西安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当年高启昌最早掌握了推土机、拖拉机等机械操作,每天握着方向盘推路、拉运沙石忙得不亦乐乎。可新婚妻子初来乍到有点吃不消,住马棚、啃窝窝头……妻子整天偷偷抹眼泪。后来,他鼓动妻子加入机械修理班培训,几个月后,妻子也开始到工地上班,小两口整日早出晚归跟着大家忙建设。回忆起这段岁月,高老自豪地说:“我们可是支援大西北的第一批机械工人,现今的一些路段都是当年开出来的……”

  落户古城牵挂那些老战友  聚会席上,现年76岁的吴美珍,21岁时随支援建设大军从上海来到西安,这一待就是五十多年。虽然是女同志,但每天都与机械、汽车修理等工作打交道。“我身体一直不好,中间做过4次手术,听说这次当年的工友要在西安聚会,我特别高兴,又能见到几十年前的老战友了!”吴美珍激动地说。“七尺的汉子戴着大红花,为西安城市建设把汗洒……”现年74岁的俞钰林老人,19岁时与支援西北建设大军来西安后被派建设灞桥发电厂。“当时我们都是戴着大红花进厂的!刚开始都是先跟着师傅做学徒、技工等,后来熟练了就负责电力、施工、机车和电器的安装与维修。由于是特殊时期,周六、周日是免费加班,值夜班必须随叫随到,如果哪出问题了,我和同事便马不停蹄地骑上自行车前去抢修。”老人称自己在西安工作了26年,后又辗转调往北京、杭州、无锡等地参加工作,直至51岁退休。如今每每忆起当年支援大西北的往事他思绪万千,不由自主会想起他的工友、他的初恋……

  工会牵线我们找到了“织女” 原机具站二分站站长,现年79岁的陈林森老人兴致勃勃地说,他在任之前是名军人,1952年,国民党轰炸国防机场,华东公安部队的年轻小伙陈林森与来自杭州、山东的队友被派往华东地区修复军用机场及许多人防工程建设。1955年5月,华东机具总站被分批迁往西安搞机械化施工,陈林森带着500多名工友赴西安支援建设。陈老告诉记者当时机械厂里几乎全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寻找恋爱对象成了件麻烦事儿,幸好西安纺织城的几个纺织厂里女工多,于是工会联系纺织厂工会,两家约定,每到周末,便由工会派车前去纺织厂接“织女”到礼堂举办舞会。这种联谊舞会使很多单身男女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不少人在西安结婚生子。“稳定家庭后才能全心搞建设嘛,是我们改变了当年西安电灯不明、电话不灵、道路不平的现状,西安到处都有我们建起的工厂,我们是第一批机械化队伍,第一代建设者!”陈老颇为自豪地说。

  年事已高珍惜这难得相聚  50多年的风风雨雨,弹指而过,聚会席上百位老人忆昔悠悠往事,面对如今西安翻天覆地的变化感慨万千。宴会快结束时,老人们纷纷举杯感慨地说,本次联谊会是他们自发举办的第13次聚会,百位老人中年纪最大的已经90岁,最小的也已年过七旬,考虑到路途遥远及老年人身体状况,以后再聚会的可能性不大了,老人们深情地说:“西安,是我们曾经抛洒过汗水的地方,趁还能走动,这次定要游遍我们曾经建设过的西安城……”

  新闻回放

  50多年前,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筑工业部成立华东机具总站,分三批从上海及周边地区招收建设工人,当时面向社会招收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经过10个月的培训这些人便成了新中国第一批机械化操作工人,他们掌握了吊车、轧路机、搅拌机等建筑机械的操作和维修后,随着支援大军浩浩荡荡来到西安,用汗水成就了西安今日的辉煌。

  (现在的西安童鞋,对那段历史普遍不了解,或许听过五年计划,或许身边时不时会见到南方人。最近浏览论坛,看到了很多将现代上海人的一些不良品质、现代上海的一些不良风气和整个上海人混淆的帖子。在当前,全国普遍对上海人看不惯,甚至有丑化的倾向。于是很多人将这种倾向迁怒于上海群体中,认为只要是上海人,就排外,只要是上海人,就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甚至很多在上海定居的西安同胞,一方面享受着现代化生活带来的便捷,一方面不遗余力的丑化上海群体。从刚才的两篇文章中,希望同学们能了解一下历史,了解一下每个地方的人,都有好有坏。有时候在骂别人的同时,先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问题。历史,不容许遗忘,心存感激,地广天高——一位在西安土生土长的第三代上海人)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2)
66.7%
踩一下
(1)
33.3%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