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打锣鼓草”

时间:2013-10-17 08:47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沈文辉 点击: 载入中...

打锣鼓草

 

  在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国农村,尤其是在靠天吃饭的山区,农事活动因其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向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老百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许多很有情趣的活动方式,以此消遣劳动中漫长的时光,慰藉疲惫的身心,期盼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的是以歌谣的形式存在,有的是以游戏的形式存在。陇南的打锣鼓草习俗就是很有意思的一种,因在劳动的过程中,边劳动边唱曲子,并伴随着敲锣打鼓而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打锣鼓草。


  打锣鼓草习俗是甘、陕、川边区老百姓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把集体劳动、互助合作的方法与歌唱融为一体,以此消灭农田草荒的一种劳动习俗,类似于劳动号子,在我省主要流传于陇南康县南部地区。在农业生产为主的过去,陇南大山深处大都地广人稀,在没有杀虫设备的条件下,农田草荒严重,成为当地老百姓生产中最为揪心的事。草荒严重地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为了消灭草荒,争取丰收,人们在长期生产劳动中,为了调节疲乏身心,把生活中敲锣打鼓、喜庆欢乐的场面与劳动号子相结合,久而久之,民间出现了在田间地头大家集体劳动时,按锣鼓节奏,边演边唱,边劳动、相互帮助,齐心协力的劳动习俗。


  打锣鼓草的过程一般是一人敲锣,一人打鼓,唱锣鼓草歌,大家随锣鼓手的指挥边干活边唱薅草歌。表演大致分为:牵线子、扎盖子、起歌头、安五方、说正方、耍歌子、办交接等步骤。曲目有《牧牛打虎》《八仙图》《十二枝花》等,节拍有九拍、十二拍、花拍子几种。唱词分五字、七字、十字等。薅草时整片推进,一面山自下而上,不论遇上哪一户都要依次向前,薅完为止,锣鼓草歌演唱者可以按照固定的唱本唱,也可以根据环境情景的变化,现编现唱,即兴创作,所编歌词一般都通俗易懂,富有诗意,妙趣横生,具有率真质朴等特征。据调查,在陇南一带曾经流传着数千首锣鼓草曲目,在这些曲目中保留下了大量古代劳动活动中的音乐信息,比如"一个铜钱滚过街,上场就把话说开,一来不要打呜呼,二来不要撂界子".歌词内容体现了山里人和睦相处,帮贫济困的纯朴民风。老百姓不仅可以在打锣鼓草的欢乐中得到愉悦的享受,从而驱散疲劳,鼓舞劳动干劲,还能提高劳动效率。


  随着近年来大量农村劳动力都涌向城市,在家务农种庄稼的人也在逐年减少,打锣鼓草习俗已慢慢地消亡,有濒临灭绝的危机。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