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辽国契丹习俗:皇后进皇宫一路跨马鞍(2)

时间:2014-01-28 08:24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之后,人死后逐渐改为土葬。但契丹原始氏族部落习俗仍时有所见,比如残忍的殉葬习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逝世后,皇后述律平将百余名官员杀戮殉葬;辽景宗皇帝耶律贤死后,一个宠幸近侍、一个掌管皇帝饮料的伶人,均惨遭殉葬。


  《辽史·礼志》卷五十记载,辽圣宗皇帝耶律隆绪的丧葬礼仪,已经明显汉化了。辽圣宗太平十年(1030年),皇帝耶律隆绪”驾崩“,灵柩置放在”菆(zōu)涂殿“.当天晚上,辽兴宗皇帝耶律宗真率领群臣,到灵柩前祭奠。”太巫“做法事,除灾祈福。皇族、外戚、大臣、京官等依次致祭。将辽圣宗皇帝耶律隆绪的衣物、弓矢、鞍勒、图画等遗物,一把火烧光。辽兴宗皇帝耶律宗真坐在御帐,面向火焰又致祭奠,礼拜三次,再向东方拜天地。然后骑马率领群臣及送葬者,过陵前 ”神门“后,下马向东再拜。第二天,辽兴宗皇帝耶律宗真率群臣、命妇,到陵墓前行初奠之礼。


  辽兴宗皇帝耶律宗真”驾崩“后,辽道宗皇帝耶律洪基亲自选择埋葬之地。辽道宗皇帝耶律洪基”驾崩“后,天祚帝耶律延禧效仿汉人披麻戴孝,并且皇族、外戚、文武官员等,均穿白麻衣,披白麻巾哭丧。


  辽国契丹丧葬习俗,从建国以前的”风葬“,到耶律阿保机建国后的土葬,及至辽兴宗、辽道宗、天祚帝,逐渐受到汉族丧葬习俗影响,越来越”汉化“.

 

 

  皇后进皇宫一路跨马鞍

 


  《辽史·礼志五》卷五十三记载,皇帝”纳后“,要选择”良辰吉日“.


  当天一大早,皇后的亲属们全都到齐。皇后端坐在正堂。皇帝派遣的使者、媒人,领着担酒、担肉、担粮的队伍鱼贯而入。媒人向皇后、皇后父母、宗族成员依次敬酒,礼拜,致辞。四拜之后,皇后上车。皇后告辞父母、伯叔、兄长,各四拜;对宗族长者各两拜。皇后上车后,父母勉励皇后,并嘱咐一番使者、媒人、送行人。皇后将至宫门时,宰相传皇帝”敕令“,赐皇后酒。”宗正官“率皇族欢迎。


  《辽史》卷五十二记载,皇后乘车到便殿旁,”宗正夫人“请皇后下车。随后,”宗正夫人“率领一干人系,手捧银罂(瓶子)、银縢(绳子)等物件,引导皇后从”黄道“而入。队伍前面捧镜的妇人,还要倒着行走。”黄道“上置放着一架马鞍。皇后跨过马鞍后,走到”神主室“三拜,再拜公婆御容、祭酒。第二天,皇帝起床后,先拜先帝御容。上殿后,宴请皇后的族人及群臣。

 

 

  辽国契丹习俗流传至今

 


  除夕夜,辽国契丹人用糯米饭、白羊髓油,做成拳头大小的”饭团子“,每个毡帐49个。夜晚,契丹人坐在毡帐里,纷纷向窗外扔”饭团子“.如果扔出的”饭团子“是偶数,便奏乐、饮宴;一旦是奇数,巫师们便摇着铃铛,手持弓箭,绕着毡帐唱歌、呼喊;毡帐内的契丹人忙着往火塘中撒盐、拍地。一时间,毡帐外乱响一片;毡帐内盐在火中噼啪爆响,拍地之声乒乒乓乓,谓之”惊鬼“.更为有趣的是,扔出奇数”饭团子“的契丹人们,还必须在毡帐内一直闷上7天之后,才能走出毡帐。


  辽国契丹人认为,正月初七为”人日“,如果正月初七天晴,就认为一年吉祥;如果阴天;就认为一年中会有灾难。正月初七”人日“这天,契丹人要在庭院中烙饼,叫做”薰天“.


  如今,辽沈地区民间,仍流传着”一鸡、二鸭、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人七、马八、果九、菜十“的”老令“.正月初一到初十,一旦哪天阴天下雪,那么,在一年之中,与相对应的禽畜便会遭瘟、果菜歉收、人有灾祸。这个”老令“,可能源于辽国契丹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契丹人要采集艾叶、做”艾糕“.契丹人还把五彩丝线缠在手臂上,谓之”合欢结“;将彩色丝线盘绕成人状,谓之”长命缕“.这个契丹习俗,一直沿袭到如今辽沈地区的”端午节“习俗。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尹夫人:西凉有谋略的王后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