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和尾砂泄漏事件:西汉水西成大桥监测点水质实现达标

时间:2015-12-30 16:45来源:新华社 作者:连振祥 点击: 载入中...

  甘肃省西和县陇星锑业公司尾砂泄漏事件处置工作持续有效推进,据12月8日零时至8时监测数据显示,西汉水西成大桥断面水质实现达标,污染防治初见成效。


  西和陇星锑业尾砂泄漏发生后,甘肃省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应急监测组,在太石河、西汉水河流断面设置7个监测点开展应急监测,截至12月8日,共采集水质监测样本8000余个,提供有效监测数据约4600余个,为专家提供数据290余个,为优化治污方案、有效开展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经过连日来的治理,12月8日零时至8时监测数据显示,西汉水西成大桥断面(距出省断面80km)锑监测浓度连续8个小时持续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毛坝大桥断面、镡河大桥断面、建村断面(出省)等监测点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且持续向好。


  11月24日上午9时,西和县接到报告,陇星锑业公司崖湾山青尾矿库二号溢流井隔板破损出现漏砂。经初步勘查,约3000立方米尾砂溢出,经太石河流入西汉水,污染区域跨甘肃、陕西、四川三省。


  事件发生后,中央领导做出重要指示,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带领工作组及专家赶赴现场指导,甘肃省政府启动了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二级响应,全力展开了治污工作,采取了切断污染源头,迅速修复破损的尾矿库溢流井隔板,新修拦水坝截留受污染水体,投放治污药剂、降低水体锑含量,严密监测水质变化、确保沿线群众饮水安全等措施,使治污工作有序科学推进。


  记者了解到,陇南市先后投入人力3万余人,大型机械230余台及13万条编织袋等物资,在太石河、西汉水流域设置拦截坝和围堰109个,并且通过水电站、水库调蓄,筑坝、分流、引流等方式,5天时间里在陇南境内拦蓄河水660余万立方米,减轻了下游行洪压力,有效控制了污染物下泄,为治污赢得了时间。


  另据陇南市纪委提供的消息,西和县环保局监察大队队长尹志远和太石河乡党委书记刘峰,因涉嫌迟报尾矿库尾砂泄漏事件被停职检查。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省唯一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陇明公”上线运营
  •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86.2亿元人民币
  • 甘肃省超九成规上工业企业复工
  • 甘肃省已完成春播面积1326.2万亩
  • 2020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通知
  • 甘肃助力白俄罗斯抗疫“甘肃方剂”将于本周抵达明斯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