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大量珍稀野生动物

时间:2015-12-30 16:47来源:新华社 作者:连振祥 点击: 载入中...

  位于河西走廊沙漠地区的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了大量野生动物,其中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蒙古野驴和金雕,以及国内很少见到、多见于欧洲和非洲的鸥鸽等。


  近日,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在对保护区内4部野生动物红外相机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时,发现大量珍稀野生动物。经鉴定,共拍摄到16种动物,包括1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蒙古野驴,鹅喉羚、盘羊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以及1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金雕。


  另外,在这个保护区北片核心区,红外相机还拍摄到了13匹蒙古野驴,这是这个保护区首次拍摄到数量如此多的蒙古野驴群。蒙古野驴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国际濒危物种。


  在紧邻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监测系统抓拍到了一种新鸟——欧鸽,一些摄影爱好者11月下旬还拍摄到了珍贵的小鸟。欧鸽多分布于欧洲和非洲,国内仅偶尔见于新疆地区,存在的数量极少。欧鸽的发现,使阳关保护区有监测记录的鸟类达到了130余种。


  近年来,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定期巡查、维护野生动物饮水点、严打偷猎行为等综合措施,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湿地恢复与治理和封滩育林项目,以渥洼池湿地为核心,在大漠腹地恢复了大片湿地、河流和湖泊,并严厉打击下水和捕鱼等破坏水源地的行为,一些慈善家还到湖泊放养鱼类,这些保护措施为鸟类的繁衍生息、迁徙越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使渥洼池水域成为大漠深处候鸟的迁徙驿站。甘肃省环保厅认为,不断发现的珍贵动物既体现了生态保护的成效,也显示了甘肃沙漠自然保护区动物的丰富性。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巡护员:野生大熊猫栖息地守护者
  • 河西走廊的葡萄熟了
  • “绿色有机·融合共赢”:河西走廊第九届有机葡萄美酒节开幕
  • 《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入选国家扶持计划
  • 西北师范大学河西走廊研究院成立 陈青出席揭牌仪式
  •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捕捉到野生大熊猫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