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余则成”们的潜伏档案(3)

时间:2012-06-13 13:31来源:《卧底》 作者:范国平 点击: 载入中...

 

进来的是日本总领事馆的警察署副署长悌泽,他见只有詹长麟一人在屋里,怀疑地打量了一下他,继而眼露凶光地走到詹长麟面前。
 

此时的詹长麟直挺挺地站着,内心十分地紧张,但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来。
 

“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詹长麟的脸上,顿觉一阵火辣辣的痛。但詹长麟一动未动,佯装出很委屈的样子,一句解释也没有。因为他知道这样便是最好的回答。
 

这个悌泽虽怀疑,但因为没有抓到任何把柄,只能把詹长麟赶了出去,自己拿了球拍,锁上房门,便走出去了。
 

发生过这样一次事件,詹长麟此后就更加谨慎小心了。
 

戳穿“藏本事件”阴谋
 

詹长麟潜伏不久,就立了一大功。
 

1934年6月7日,日本领事馆向中国外交部传出消息称他们的副领事藏本英明于6日晚失踪,并要求中国方面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藏本副领事,并认为“我们一个副领事就这样没有了,在你们国家没有了,是不是你们给暗杀了?我们应该向你们国家要人”。
 

其实,这只是日本策划的一起失踪案件,他们诬称是中国政府杀害了藏本。如果藏本真的失踪了,那么这将会给日本提供一个侵华的口实。日本人又想要在东北一样故伎重演。
 

这一直就是日本惯用的卑鄙伎俩。1894年,日本借口朝鲜东学党起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928年,日本借口保护本国在山东的侨民,制造了“济南惨案”;1931年9月18日,日本又借口“中村事件”发动了战争;包括此后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依旧是这类借口。
 

在藏本失踪的那几天,日本方面已做足了战争的舆论准备:《大阪每日新闻》立即就此事发表了一篇社论,声称“藏本失踪事件应由中国政府负完全责任。如无生还之希望,则日方撤回侨民发动自卫。”《东京日日新闻》发表社论称:“藏本副领事之失踪,当非仅系遭受匪贼,如在事实上成为国家机关之某社,亦似与此案不无关系,故其责任全在华方,且可谓颇为重大。而日本当局将对此案采取强硬态度,自属事属必然,毫无足异。”他们说的“某社”,没有明说,其实指的就是复兴社。
 

日本人已经把军舰开到了下关江面,战争一触即发,而詹长麟,却在这个关头,给首都警察厅外事组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情报,避免了这次失踪事件的扩大化。
 

6月6日晚上11点,詹长麟在馆内值班。见藏本从总领事的办公室里出来,他对詹长麟说出去有事,要他找司机把车开出来送他出去,车开来了,詹长麟拉开了车门,让藏本上了车,之后看着车向中山陵方向开去了。
 

詹长麟觉得此事蹊跷,都11点多了,藏本会出去做什么呢?他立刻将此事写在纸条上,并报告给了组织,因为监视重要日本人的行踪,是他的任务之一。
 

据詹长麟的情报分析,首都警察厅便发现藏本是主动出走,并没有任何遭人绑架的痕迹,因此,他的失踪是被事先安排好了的,此次失踪事件完全是日本人在自导自演!藏本就在中山陵附近!
 

找人!
 

赵世瑞马上布置警察厅的人,在中山陵附近寻找藏本英明,并贴上悬赏告示。
 

一天,紫金山下的茶馆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只见他衣衫不整,蓬头垢面,他从手上拿下金戒指,换了些吃的便匆匆离开了。这引起了茶馆老板的注意,他发现此人好像就是告示上政府要找的那个人,他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首都警察厅。
 

警察厅的人立刻组织人员上山寻找,终于,他们在一个山洞里将藏本英明抓获,并将他交给国民政府外交部,外交部通知日本方面去领人,当时的总领事须磨弥吉郎去了之后,如此解释说:“他(藏本)脑子有毛病,跑掉了,是神经不清楚。”
 

实际上,藏本英明是朝鲜人,很早就举家迁到了日本,后来做了外交官,日本军部指示藏本在南京的中山陵山洞自杀,但是当他到那之后,想起自己的妻子儿女,不忍就这么“一走了之”。两三天后,饥饿难耐的藏本下山来拿金戒指换东西吃,不料被认了出来。
 

几天后,藏本因为神经出了问题被日本方面遣送回国。走的时候,藏本还叫来詹长麟,帮他装箱了一大批文物。
 

就这样,詹长麟一直在日本领事馆工作,同时秘密地为警察厅搜集情报。
 

1936年2月,詹长麟的哥哥詹长炳也被日本总领带馆雇佣当了仆役,也和詹长麟一起从事情报收集工作,兢兢业业,谨小慎微。从此兄弟俩并肩作战,工作更得心应手了。
 

“我要为中国人报仇”
 

1937年7月7日,日本借口一个士兵失踪,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战火也很快烧到了上海、南京。
 

在南京被占领前,为避免战事毁坏,8月,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馆关闭,领事馆内所有的日本人回国。出于对詹长麟兄弟俩的信任,领事馆的书记官宫下要他们为日本领事馆看管房子。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本开始对南京这个六朝古都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日本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强奸妇女,甚至往尸体上浇上汽油焚烧,比赛杀人,万人坑活埋。为期两个月的南京大屠杀,使南京城毁于一旦。
 

这时,詹氏兄弟也接到了上级组织的命令,要他们继续留在南京,以搜集这期间日本的情报和相关情况。
 

詹长麟兄弟俩继续潜伏。这期间,日本领事馆给詹氏兄弟俩一人发了一个白袖章和一辆自行车,袖章上面写着“日本领事馆使用人”几个黑字,这使得他们的行动有了一定的自由。
 

詹长麟和詹长炳每天戴着袖章,骑着自行车满城地跑,城东到城西,城南到城北,有时也会往郊区跑,他们要看看哪里有屠杀,哪里有日本人在焚烧,哪里还发生着惨无人道的事,并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及时向上级组织汇报。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古代建筑屋顶上的“五脊六兽”
  • 明清时期京城如何管理“公车”
  • 东乡平八郎晚年为何愧疚击沉北洋海军“高升”号?
  • 蒋介石曾视哪位开国大将为“一大害” 悬重金缉拿
  • 红墙金顶的故宫为何有一座“洋楼”宝蕴楼
  • 清朝哪位“穷御史”毕生反贪 惨被毒死后终扳倒和珅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