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部制”改革:朱元璋为何废除丞相?

时间:2013-04-18 07:59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凡 唐蕾 点击: 载入中...


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到中书门下、枢密院……中国古代政府机构经历了多次改变 制图 徐支兵


  从传说中先秦时代按照图腾命名的龙官、鸟官;到秦汉时期强调人治的“三公九卿”的出现,一时间丞相位高权重,连皇帝都得去丞相府议政;而隋唐时期“三省六部”的设立,让“部”第一次以清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六个部究竟掌管了国家的哪些方面,和我们今天常说的“外交部”“国防部”是一个概念吗?再到宋朝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的建立,看似掌管着文武二柄,实则已经被皇帝牢牢把控着;明朝洪武十三年后,更是连丞相都不再设,由出身秘书的“内阁”成员充当皇帝心腹;清朝时的“南书房”“军机处”看似重要,其实都是大臣在“兼职”。


  南京大学历史系老师武黎嵩说,中国古代的“部”从汉萌芽开始,到清末新政前,基本保持稳定不变,虽然各部门的名称可能会发生改变,但职能基本不变,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在中国古代这种静止的农耕社会里,统治者一直维持着一个小规模政府,在机构设置上尽量不折腾。中国古代政府机构究竟经历了哪些变化,请跟随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最早的官员叫龙官、鸟官 商朝时,保姆是高官


  中国最早的职官据说要上溯至三皇五帝时,当时以部落图腾为标志,作为官名,所以都叫龙官、鸟官……后来又把金木水火土和春夏秋冬结合起来,封以官职。尧舜时便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礼记》中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可见夏朝已有相当规模的政府系统。商朝时,政府组织机构更加强化,分为掌国政的卿事寮和掌神职的太史寮两大系统。寮,即尞(燎),《说文解字》中解释:“烧柴祭天也”,政府部门在屋内开会需烧柴照明,“寮”便成为政府部门的名称。寮又通“僚”,“群官为僚”,所以也可以理解为职官系统。据文献记载,当时“尹”和“保”是国王手下的最高官,又称“相”。保,原为保姆,姆,女师也。起初是贵族家庭的保育人员,保姆往往是王的心腹,由保育人员成为匡辅大臣。


  汉朝时,丞相位高权重 皇帝都要去丞相府议政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大帝国,但他没法包揽一切,于是便创建了一套政府班子。设丞相为文官系统的首领,太尉为武官系统的首领,又设御史大夫,让他独立于文武行政系统之外兼掌监察和会计(资料收集)。此外设立宫廷服务系统,管理皇族家务。


  “汉承秦制”,汉朝基本承袭了秦朝那一套官僚制度和组织机构,以秦制为蓝本,建立了“三公九卿”的政府体制。汉朝的三公沿袭秦朝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地位最高,御史大夫比丞相和太尉要低一个等级,他是丞相的副手;而太尉也常由丞相兼职。三公办公的地方就叫“府”,即行政机构。西汉初年,丞相权力相当大,竟然有和皇帝朝堂一样的百官朝会殿,甚至连皇帝也要亲临其殿议政,丞相府成为国家的领导机关和决策机关。


  丞相的权力非常之大,除了个人才能外,主要因为他们有一个听命于自己的官员班子,丞相府成为了国务行政管理的中心,府内设诸曹机构。相府里几乎所有的公务人员都由丞相自己决定,丞相大可以把自己的心腹全部安插进来,通常情况下丞相的意见和决策,皇帝也多需听取。武黎嵩打了个比方,“汉朝时丞相和皇帝之间,就类似于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关系,具体的行政事物,实际上都是丞相在处理。”


  负责拆“信封”的尚书成皇帝心腹,瓦解丞相势力


  到汉武帝时,这种现象才发生改变,为了抓权,皇帝开始起用尚书。尚书是什么官职呢?起先尚书的身份很卑贱,当时有“六尚”: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尚书,多是些管吃管穿、铺床叠被的工作,可见地位是很卑下的。“尚书是其中管文案的,汉代将文章刻写在简牍上,用绳子系紧,再用泥封住绳结,在泥上盖印章,叫封泥,这样能保证竹简不被人打开,尚书就是负责给皇帝拆封泥的,即文献中的‘主发书’。国家实行双轨制,外面有一班行政人马,皇帝也有自己的机要系统,尚书就成为皇帝的心腹。东汉光武帝进一步利用尚书的职能加强集权,建立尚书台,目的就是为削夺相权。当高官领尚书事掌握了中枢机要决策大权后,尚书就从机要官变成了行政官。”武黎嵩说道。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朱元璋人生自白 坦承曾是胆小鬼
  • 明朝学者招女学生引非议
  • 李白诗中眺望的“三山”并非朱元璋挖山填湖的三山
  • 明朝名妓苏三1天能赚4万
  • 明史中没有记载的“朱元璋艳情”
  • 屡禁不绝:明朝宫女与太监相恋成风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