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本名为《皮囊》的散文集迅速走红,在书中,《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作者蔡崇达以细腻的笔触写下了对人生、亲情的感悟。16日下午,蔡崇达携此书在北京举办首发式。在谈到对文学的看法时,他表示,文学是有关人内心纹路的一个学问。
蔡崇达在传媒界知名度甚广。他是“南方国际文学周”联合发起人之一,曾任职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周末画报》,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为全球17个国家版本的《GQ》最年轻的报道总监。同样作为一名记者,蔡崇达的作品多次获得“《南方周末》年度致敬”、亚洲出版协会特别报道等大奖
,写了许多年的文章,蔡崇达已经不记得如何走上写作这条路。不过,他始终认为文学是人的内心纹路的一个学问。而这本书的写作缘起,还有一个小故事。蔡崇达介绍说,30岁生日那天,他刚好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内参观一个名叫“living and dying”的展览:长长的展台,铺满了各种药丸和医疗器械,每一列都隶属于最下面标注出的一个个主人公——这里陈列着已逝去的人们自认为生命最美好、最痛苦时刻的照片,以及他最后时刻的面容。
看着这一张张面孔,蔡崇达突然想起重病八年、已经离世的父亲,他才发觉,自己其实不认识父亲,即使他们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他说:“严格来说,我只是知道他的人生,只是知道他作为父亲这一角色在我的生活中参与的故事,我没有真正地看见并理解他。显然,我没能‘看见’我的父亲,也已经来不及这样去看父亲了,他已从我的生活中退场。我开始担心,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错过更多的人。”
从伦敦回来的一个月后,蔡崇达试图以仅有的记忆建构一篇文章,尽可能地去寻找父亲,看见父亲——这便是书中的《残疾》。
“也是从那篇文章开始,我生发出一种紧迫感:应该看见更多的人。这是对路过生命的所有人最好的尊重,这也是和时间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还是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我常对朋友说,理解是对他人最大的善举。当你坐在一个人面前,听他开口说话,看得到各种复杂、精密的境况和命运,如何最终雕刻出这样的性格、思想、做法、长相,这才是理解。而有了这样的眼睛,你才算真正”看见“那个人,也才会发觉,这世界最美的风景,是一个个活出各自模样和体系的人。”蔡崇达表示。
“自由”与“和解”是白岩松对《皮囊》的定义,而“成熟的少年”、“劫匪一般的文青”则是对蔡崇达本人的评价。不少读者在读过蔡崇达的文章后,都会觉得这应该是一个老作家所写,但蔡崇达实际只是个80后。蔡崇达笑着说,那大概因为自己写文章早,24岁就当上了《周末画报》新闻版的主编。
“我努力做好我自己能做到的事,做到让一路帮到我的人感到骄傲,我不敢说自己励志。”蔡崇达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