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千年关城如今只剩黄土残垣

时间:2011-12-27 19:45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关城篇

  如今的潼关故城,只剩下了一段段高大如小山般的夯土台。如果早来50年,我们还能看到雄伟壮观的青砖城墙,那气势,堪与西安城墙媲美。很难见到一座城,设计得如此与自然贴近。潼关故城,一座为防御而建的城池,它完全依照地势,将人工建筑与山原沟壑的起伏融合得如此完美。

  关城的每一处细节

  都是为了战争而设置

  初春的潼关,仍然笼罩在一片苍黄中。长满荆棘的潼关故城城墙遗址,在一道道山原和河谷之间行走,远看如脊。飘飘雪花和狂劲的西风里,那一段段高大宏伟,却又沉默无语的残墙,竟显得如此苍凉。长期在潼关工作的潼关故城遗址的考古队队长曹龙感慨:“现在的潼关,有的不是宏大和辉煌,只是荒凉和沧桑。”

  黄河拐弯处旁,霍连高速和老310国道的中间,两座长满荒草的高大夯土台伫立其中,这是潼关故城西城门的遗址。厚实高大的夯土台,显示着潼关故城西大门曾经的壮观。曾几何时,气势宏伟的城门楼下,整日穿梭着往来的客商、旅人。看着潼关古城墙残留的黄色夯土台,很难想象,50年前,潼关古城还巍峨地耸立,那时的西门楼一点儿都不逊色于当时西安城西门。

  潼关故城西门遗址小山一般的黄土台旁,一条保留至今的马道倾斜向上,至今,马道上的鹅卵石和青砖仍然完好,被磨出的车辙印清晰可见。沿着马道一步步登上土台,上面芜乱的荒草丛中,随处可见青砖、瓦片的残骸,一块1米见方的筑础石半埋在土里,上面刻着一个“白”字,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解释古人的用意。

  潼关故城的西门瓮城很特别,一道门向西开,另一道门却开在南边,这样的布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当敌人攻进瓮城之后,消耗其行进时间,并在这个过程中将其消灭。潼关故城的每一个细节,似乎都是为了战争而生。

  东汉末,潼关作为一处关隘,诞生了。据我们今天的推测,东汉创建的潼关,关址大概在今潼关县港口镇杨家庄城北村附近。汉潼关的建筑情况,史书缺少记载,又由于考古工作尚未完成,所以只能推测大概在今天潼关故城以南的山原上。

  潼关县文物局局长李勇文说,一般认为,潼关城三易其址。汉代在南边的塬上,隋代到禁沟口,唐武则天时期,将城址挪到了黄河边,从此直至明清、民国,关城位置一直没变。

  东汉设立的潼关,在隋大业七年(611年)时被废除。大概是由于黄河不断下切,黄土塬面不断展宽的缘故,城址挪到了更靠近黄河的北边。隋潼关关城建制情况不详。有学者认为汉潼关和隋潼关的关防设施单一,大约主要是修筑一条关城,“一”字形拉开,向两边延伸,截断源头通道,以阻挡敌军进入,城墙上设立关门,以便行人进出。但由于史料和考古依据的缺乏,到目前为止,这些还都只是猜测而已。

  唐天授二年(691年),隋朝设立的潼关又被废除了,新址设在紧邻黄河南岸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潼关县港口镇,城址大概占据明清潼关城故址的东半部。据《潼关卫志》记载,唐潼关城建有关楼,城外开挖壕沟,关城西边设有关西驿。唐代关城充分利用了潼关的自然地理形势,关口南依高山,北濒黄河,形势极为险要。

  北宋、金、元三朝仍在唐潼关故址修复关城,依险设防。

  城中有水有田

  易守难攻

  明代,潼关为军事治所,设潼关卫,城池空前扩大。明代十分重视潼关城的建设和驻防,从明初开始,便不断地完善关城建设。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唐宋潼关城的基础上重修关城。洪武九年(1376年),潼关卫官员对潼关城进行了扩建,这次扩建使得潼关城后来的大小、形制基本确定了下来。城墙依山势曲折蜿蜒,东南包括了麒麟山、砚台(又称印台山)和笔架山,西南囊括凤凰山和蝎子山(又称象山),并将潼河入黄河段囊括进关城之内,使得由南向北流入黄河的潼河穿越潼关城而过。由此,潼关城的防守能力大大增强。据曹龙介绍,依靠河流而建,在北方的城池中很少见,潼河水其实就是城中的灌溉用水、饮用水。潼关里还有一千多亩地,吃住都可以长期在此,易守难攻。

  据史料记载,经过扩建的潼关城城池南高北低,北临黄河,东、西、北三面城墙高五丈,而南边的城墙,最高处竟有十丈。整个城池周长近6公里。共建有6个城门,东城门为关门,名曰“金陡”,西城门名“怀远”,又有上南门、下南门(即后来的南门)、大北门(即后来的北门)和小北门。其中,东、西、北三门有门楼。后来,又陆续修建了南水关、北水关。明隆庆四年(1570年),兴建东、西瓮城,并在瓮城上建起门楼,至此,气势宏大的明清潼关城便已经完全成形。

  明朝时,潼关极受重视。政府除了修建规模庞大的关城外,还在这里设立了潼关卫,镇守一方平安,那时的潼关,盛极一时,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关内关外,山上山下,也修建了不少的名胜景致,这些景点逐渐流传,在当地负有盛名,成了民间盛赞的潼关八景:雄关虎踞、禁沟龙湫、谯楼晚照、道观神钟、中条雪案、秦岭云屏、风陵晓渡、黄河春涨。

  明朝对潼关城的贡献,不仅仅是形制完备的城池和潼关八景,潼关特有的民风民俗也烙下了这个时期的印记。明代中期以前,潼关城里基本没有普通居民,全是驻守关城的士兵。这些士兵退役后,就分给他们关城附近的土地,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朝。由此形成了潼关与别处不同的彪悍民风,和特殊的风俗人情。在潼关生活了十几年的李勇文说:“现在的潼关人大部分都是外地人,土著很少。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当年驻守的兵士、将领后代,所以潼关人都很直爽、豪气,很少拐弯抹角。现在潼关姓顾、张、郭的人,大多是潼关守将的后代。”

  既是城墙

  又是防止黄河水漫淹关城的堤坝

  清代的潼关故城仍然沿袭了明朝潼关城的规模和建制,并在其基础之上对明潼关城的宏大建筑进行了重修、增建或重建,同时,北、东、西三面城墙外均砌上了青砖,潼关城从此更加坚固、雄伟、美观。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在下临黄河的北面,长约2400米的土城墙上,贴砌了方石条和砖,并兴建了南、北水关楼,复修了各大建筑物。南北水关的闸楼规模宏大,潼水从中穿过,中间横跨东西的石桥,宛如长虹,河水波涛起伏,城外的黄河上渡船往来如织,景致引人入胜。除了景致优美,紧邻黄河的北城墙,还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它既是城墙,又是防止黄河水漫淹关城的堤坝。后来,东、西两面的土城墙也全部被贴上青砖,潼关城从此更加坚固、雄伟。

  除城墙上的宏大建筑而外,明清潼关城的城内城外、山上山下,还建有许多观庙寺堂,以及木石牌坊,这些古建筑物,雕梁画栋、构筑精美。到了清代,潼关城内的街道主要有育贤街、帅府街、四牌坊街、牌楼南街、牌楼北街、府部街、县门通街、南门街和西关大街等,纵横排列,50多条巷道,起伏密布。潼关城虽不大,但城内竟然有如此多的街、巷和古代建筑,其繁华程度可想而知。

  古代,作为一处重要的关隘,潼关城的通行制度非常严格,李勇文说:“进出关中,潼关是必经之处。在古代,行人要通过潼关,就必须经过关城的东、西两门。每天早上太阳出来时,城门打开。等到太阳一落山,就要关城门,禁止通行。所以,许多途经这里的人都要在潼关城里住一晚上。这便使城中的商贸更加繁华起来。”

  依照山原的起伏而建

  关城与地势完美结合

  从清末直到到解放前,战略地位险要的潼关历经了一次又一次的战火,关城也在历次的战争,尤其是日本的狂轰滥炸下惨遭损毁。到解放前夕,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中,幸存者已经屈指可数了,而这些都没有对潼关故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上世纪60年代,因为过高地估计了三门峡水库的蓄水水位,潼关县城不得不另外选址搬迁,据估计,故城所在地太靠近黄河,于是被划进了淹没区。人去城空,城内许多建筑被拆毁,其建筑材料被人们用作建造新的家园。故城遗址遭到严重毁坏,仅留其残存城垣,但是仍可窥其基本轮廓。待到“文革”以后,潼关故城城墙的主要遗存便所剩不多了。再经历由于环境恶化而导致的水土流失等自然侵蚀,潼关故城遗址便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了。

  如今,在故城南部的山原顶上,盘山公路的两侧会突然出现两座山一般的、高高耸起的夯土台,这便是潼关故城的上南门遗址。公路两边,高大的南城墙向两边延伸开去,看不到尽头。然而现在的城墙,早已失去了从前的“铠甲”,包墙的青砖被附近的农户拆下,成了农家房屋的外墙,怪不得从原下一路走来,所经的村庄看起来那么整齐,都是同样的青砖房。

  爬上城墙,沿着长满荒草的墙头朝东走,野酸枣时不时划过裤管。城墙上不时有“马面”伸出来,这是为了便于歼灭攻城的敌人,让士兵站在城墙上也能对敌人形成围攻之势。向南眺望,远处的山头上依稀一座凸起的圆柱形夯土台,那是“十二连城遗址”,曾经是潼关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潼关如若突遇危险,就能通过一个个遥遥相望的烽火台将信息传出。南城墙遗址紧贴着山原的南侧,向下望去,城墙的外立面和山崖天衣无缝地衔接起来,使整个防御的高度增加了不知多少倍,古人的智慧,令人叹服。利用潼关沟壑纵横,沟深难越的地理特点,依地势而建,潼关故城的防守,天衣无缝。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梁建邦《潼关古城的建制》《沧桑》杂志,特此感谢。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组图:数千只白天鹅飞临山西圣天湖湿地越冬
  • 双泉湖有千亩鱼池
  • 北庭高台寺千佛洞风光
  • 莫高窟里与飞天相遇
  • 红山文化为五千年文明史提供实物依据
  • 大秦帝国长城:始于临洮的千里防线
  •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