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锻铸”并存 “中西”合璧:古新疆悠远铁器文明

时间:2012-05-17 09:06来源:新疆都市报 作者:武润生 点击: 载入中...

 


 


  从石器到青铜器,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象征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工具由此脱胎换骨,人类文明进入了飞速发展。但人类的发展却从来未停下过,哪怕是一小步。青铜时代后期铁被人类发现,并逐步应用于生产工具,铁器时代随即到来,人类历史的又一次伟大变革出现了。相对于铜器,铁器有着诸多优良的品质。人类是如何发现铁,最终让铁器走进人的生产生活,并且占据工具的主导?作为地处亚欧腹地的古新疆,铁器又呈现怎样的特质呢?

  天外馈赠

  铁的发现似乎和铜有着很大的不同——人类最早发现的铁,不是地球上原有的,而是远古太空陨落在地球上的陨铁。

  人类最初认识铁时,它的价值贵如黄金。在发明人工冶铁之前,人类经历了一个认识并使用天然陨铁的阶段。

  就世界范围来看,古埃及大约在距今5000年左右就已经认识和使用了陨铁,称陨铁是“天上掉下来的黑铜”;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距今4000年左右已经能够熔化铁矿石。中国历史上的夏、商、西周时期,人们初步认识和使用了铁。

  在认识和使用陨铁不久的商代中晚期,人类就能够小规模地冶炼制造铁,并且首先将其用于青铜礼器、兵器的局部。

  始于夏代的中国青铜文化,发展于商代前期,成熟于后期和西周早期。西周早期以后,中国青铜文化从鼎盛逐渐走向衰落。正是在青铜文化的衰弱时期,人工冶炼铁器现象开始出现了。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从矿石、燃料、筑炉、熔炼、鼓风和范畴技术等各个方面,为铁器的出现和使用做好了准备。

  1972年,河北出土了十多块很纯的铁矿石,并且出土了属于商代中期的铁刃铜钺。经检验,铁刃的含镍量至少在8%以上,是用含镍较高的陨铁经加热锻打成形后和青铜钺体铸接的。

  在中原地区发现的早期铁器中,考古人员无一例外地发现了天外陨铁。正是这些陨铁,彻底让人们意识到,有一种比铜更精良的金属——铁。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们对这种金属特性的认识加深,也随着人对铁需求的加大,人们从被动接受陨铁到主动去发现铁矿,冶炼铁,贵如黄金的铁开始以全新的面貌走进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西来锻造

  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地区是居住在小亚细亚一带的古赫梯人,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首先炼出铁来的赫梯人把冶铁术当成专利,严禁外传。物以稀为贵,当时铁制的指环,小刀与黄金、珍宝等价,在各国宫廷中馈赠。

  冶铁技术主要有块炼铁和铸造生铁两大系列,世界上大多数文明古国的冶铁技术都是从块炼铁开始的。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的商周时期,新疆地区开始使用人工冶得块铁制品。

  中国使用天外掉下的陨铁有证据的时期是在商代,而使用铁器的时代有把握地说是春秋早期,即公元前700年左右,或许还早一些。而且中国的冶铁工艺一开始就走的是与西方不同的途径,采用的不是锻造法,而是铸造法。

  在新疆哈密市焉布拉克、和静县察吾乎沟口、轮台县群巴克、拜城县克孜尔、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下半地以及天山阿拉沟墓群都出土有铁器,器类包括刀、剑、戒指、锥、镰等。

  在公元前五六世纪,铁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已很普及,但是多为小件制品,大型器物很少见。经过科学鉴定,新疆早期铁器大多属于块炼铁系列。

  从这些考古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古代新疆炼铁在时间上比中原地区早了许多。而远古新疆在地域环境上离小亚细亚的古赫梯人较近,接受这些西来的锻造更为容易。

  当然,有学者认为,新疆出现的早期锻造铁制品可能是走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但特殊的地理环境,相对孤立的绿洲,使古代新疆很难有一种本土文明完全长期生存并且发展下来。然而,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却没有一刻停止交融。

  中原铸造

  考古发现证明,在克里雅河下游的圆沙古城发现的汉代以前的铁器,经鉴定多为铸铁,是新疆年代最早的生铁器物群,说明早在汉代以前,源于中原地区的铸铁技术就已传到新疆。

  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汉代中原王朝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张骞九死一生出入西域,开凿了丝绸之路。作为一种防御性战略,使得中原王朝得以经营西域。由此,中原地区铁器铸造技术和先进的农耕技术进入了古新疆。

  公元前92至公元前89年,按粟都尉桑弘羊在关于西域屯田上书中说,轮台、渠犁“旁国少锥刀”。公元前29年,曾是西域副校尉的陈汤说,胡人兵刃朴钝,“今闻颇得汉巧”。

  从中原王朝派到西域屯田将士留下的只言片语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这样的情况:虽然说西来的锻铁术在当时的西域土地上发展了数个世纪,但制作工艺依然相对落后,金属武器缺乏,特别是铁制武器。

  或许也正是在此时,中原地区的铸造技术在西域得以生根发芽,并且发展壮大,而西来的锻造技术却日渐式微。

  古代新疆的犁耕,是从最简单的掘土器点种、锄耕发展起来的。最早的犁耕技术开始于西汉时期,当时随着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的大规模屯田,犁与犁耕技术从中原地区传到新疆。

  史书记载汉王朝中原曾派常惠率领“三校”士兵在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境内屯田,铁铧犁就是明证。

  在昭苏和尉犁发现的早期铁犁铧,它们与中原汉代的铁犁铧形制相似,而库车冶铁鼓风设备中的陶瓴则与中原的完全相同。

  研究证明,库车阿艾山汉代冶铁遗址炼渣为铸铁,这些证据说明,中原地区铸造生铁的技术已经传到古新疆,得“汉巧”后远古新疆可以制作优良兵器,也能制作出和中原地区相媲美的铁器农具。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丝路敦煌”文化艺术展在上海开展
  • “中国文明的前夜”——石峁遗址
  • 甘肃挖掘研究老子文化 “牵线搭桥”促经济发展
  • 探访甘肃嘉峪关千年魏晋古墓 “重回”古丝路
  • 深藏在敦煌壁画中的“绝世武功”
  • 探秘成都“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