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的六次起义

时间:2012-06-04 09:06来源:《百年甘肃》 作者:李玉泰 点击: 载入中...



集结在陕西潼关准备讨蒋的冯玉祥部队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众多的武装起义,打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统治和甘肃的反动势力。1932年4月至 1933年4月一年中,甘肃的党组织曾先后在国民党各地驻军中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起义者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鼓舞着人民的革命斗志。他们播下的革命火种,终于变 成燎原之势,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业绩将永载史册。

两当起义

1929年至1930年秋,中共陕西省委先后派共产党员李特牛、李秉莱、习仲勋等到国民党陕西省骑兵第三旅第二团第二营做兵运工作,在该营发展共产党员 50多人,建立了中共地下党组织。1931年第二营改编为第一营,并由陕西凤翔县调往凤县。1932年3月 又移防到甘肃徽县。该营官兵不愿离开陕西,中共地下党组织乎4月2日领导该营第一,二、 三连共200多人在两当举行起义,与顽抗的机枪连进行激烈战斗,,击毙该连连长。国民党援军逼近起义部队,为了保存实力,起义部队主动撤出两当县城,转至陕西省境内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许天洁任支队长,习仲勋任政治委员。起义部队北上到达永寿參岳御寺时,被当地土匪武装包围,虽经顽强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在撤退时被打散。


凤翔路口起义

1932年4月,国民党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决定将其干部教导队毕业的300多学员送给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甘肃行营主任邓宝珊。在该队开展兵运工作的中共地下组织负责人陆子江、曹定候等决定在行军途中伺机举行起义,把这批学员带到陕北参加红军.4月13日,当教导大队长带领学员到陕西长武县与甘肃泾川县交界的凤翔路口时,中共地下组织负责人率队起义。旋即率部分学员突围后向东北方向挺进,在 途中被国民党军杨子恒部骑兵营包围,撤到泾河以西地区。到达灵台县上良镇时,又遭敌军包围,经浴血奋战,突出包围,仅剩30余人,后转至固关峡一带上山开展游击战争。

靖远起义

1932年4月16日,中共陕西省委派谢子长、焦唯炽到驻甘肃省靖远县的国民党警备第三旅策划武装起义。4月28日,谢、焦到达靖远后,和党在警三旅的地下组织分析研究了形势,认为该部党的力量强,起义条件成熟。于是,在5月5日晚率该旅一个营又两 个连举行起义。次日拂晓,起义部队到达拉池,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4支队,谢子长任总指挥,焦唯炽任政治委员,下辖两个大队,共200多人。此时,国民 党两个骑兵连前来追击,起义部队在交战中伤亡较大。后到达靖远北水泉,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 击队,仍以谢子长任总指挥,焦唯炽任政治委员。游击队在以靖远为中心的周围5个县同国民党转战两“个多月,宣传和发动群众,由200 多人扩充到400多人。后遭到国民 党军第105旅的围攻,弹尽粮绝,伤亡很大。

西华池起义

1932年7月1日,中共陕西省委派杨林、苏建如等四人到合水西华池向中共地下党员、国民党军甘肃警备第11旅1团1连连长高鹏飞传达相机起义的指示。此时,正好旅部令该营移防庆阳。杨林、高鹏飞根据省委指示与党支部研究决定,利用换防之机率全连起 义,并派人与陕甘游击队联系,在宁县盘客塬策应。8日,一连收缴 了第2连全部武器,逮捕了第3营副营长,取得了起义的胜利。当晚,起义队伍500多人撤出西华池,次 日与陕甘游击队会合,编为陕甘游击队第三大队,高鹏飞任大队长。

巉口起义

1932年7月,国民党军第十七路军17师50旅补充2团1 营驻甘肃省定西县巉口地区。中国共产党在该营的地下组织利用补充第2团团长黄展云与第一营营长何冠五之间的矛盾,向对现实不满的 何冠五宣传革命道理,促使其与反动团长进行斗争。同时,党的地下组织发动党员开展对1营官兵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为 起义打下思想基础。1932年7月的一天,第一营官兵在巉口举行起义,逮捕了第二、三连和机枪连连长,收缴了武器,封锁了定西县至兰州的公路。当晚,起义队伍离开巉口。第二天拂晓到达会宁郭城驿,整编为一个团,马济人任团长,卢继民任副团长,下辖两个营,石庆德任第一营营长,赵玉烈任第二营营长,每个营编4个连,共500多人。由于国民党军会剿,起义队伍决定到陕、甘边界与刘志丹领导的陕甘游击队会合,并改称人民革命军,马济人任司令员,卢继民任副司令员。但行进途中,多次遭到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武装1000多人的鬧追堵截,伤亡很大。9月初,起义军在清水县关山又被国民党骑兵包闱,几经突围未遂,大部分战死,起义失败。

蒿店起义

1932年春,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在驻陇东地区的国民党军第十七路军第38军中建立中共陇东军事特别委员会,指定刘杰任书记,王杰、樊世荣任委员,开展兵运工作。这时,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为控制西北地区,遏制陕军在甘势力,委任邵力子为甘肃省主席,邓宝珊为西安绥靖公署甘肃行署主任。行署成立后,四处招兵买马,但缺少枪支弹药.蒋介石答应从西安向兰州运送部分。中共陕西省委派常委李艮等3人到平凉与陇东军事特委书记刘杰三商定相机起义。10月初的一 天,当从兰州到平凉接枪的教导队250多人到达平凉蒿店时,隐蔽在该队的共产党员带领部分进步官兵举行起义,并带出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34人,40多支枪。起义后,成立了下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七支队,李华锋任队长,李艮任政治委员。后在国民党军的追击下,起义,人员仅剩13人,转入地下进行秘密革命活动。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真正的千面女郎!
  • 嬴秦的崛起
  • 四坝滩:史前东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中转站
  • 讲敦煌的“故事佬”:用壁画道尽世间真善美
  • 靑城:那座拱卫中原平安的要渡城池
  • 靑城:那座拱卫中原平安的要渡城池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