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九字国策”稳江山

时间:2011-12-20 16:29来源:摘自《老年教育》 作者:马木 点击: 载入中...
1969年国庆节即将到来,按照惯例,“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眼看要到20年大庆之时,这年的国庆将怎样安排呢?为国操劳、日理万机的周恩来,忧心忡忡地来到毛泽东身边,对他说:“主席,老帅们(指陈毅、叶剑英、徐向前和聂荣臻)的紧急报告,您看过了吗?”
    “看过了,看过了……不就是要打原子弹嘛?那东西厉害是厉害,但鄙人不怕。”
    当时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确实是异常严峻的,核大战乌云笼罩在中国的上空。
    美国第一次挥舞核大棒,恐吓和威胁我国时,毛泽东就下了决心,“我们也要搞原子弹!”建国后的一些年间,就有了“两弹一星”。在美国再次核恐吓时,为了避免美国的袭击和破坏,毛泽东指示“加快进行核实验”,同时做出了在“三线”地区进行战略后方建设的决策。于是,中国虽然处在核台风的中心,因为有备无患,所以有惊无险。美国的核按钮终于没能按下去。
    苏联在珍宝岛因为没有沾到荤腥,便也仿效美国的模样,玩弄着手里的核大棒,伺机报复……
    “恩来,你记不记得明朝有个朱升,他那个九字国策定江山,为朱元樟建立明朝立了头功。”
    “这九字国策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周恩来接过毛泽东的话说:“强大自己,稳定局势,给了当时群雄一颗定心丸”。
    “我也有九个字,‘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你看能不能对付核大国?”未等周恩来答话,毛泽东又说:“有没有定心丸作用?”
    周恩来眼睛一亮,心中一喜:“‘不称霸’,好,可让美国放下心来。”
    “对,光让它放心还不行,还要让它明白‘牵牛下水,六脚齐湿’的道理。”毛泽东边说边拿起一支香烟点着。仰靠在椅背上,吞云吐雾。“唉,做生意不拿本钱,哪有那样便宜的事。无本生意世界上少哟……我就担心苏联那个国防部长,听说他是个强硬派,就喜欢打原子弹,那个勃列日涅夫耳根子又软……”
    “主席,老帅们根据您的指示,经过反复研究,认为国庆节苏联对我们偷袭的可能性很大。您看今年的群众集会……”周恩来到毛泽东这里来的目的之一,就是这件事,故他打断毛泽东的话顺便讲出悬在自己心里的那句话。
    “我看,群众游行,还是照搞不误。不搞总不太好,说明我们有点怕。我还想上天安门开开眼,看看原子弹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哩。”周恩来听他的语气,幽默是幽默,但坚定也是很明显的。毛泽东决心既已下定,要改变恐怕也难,因此,他暗暗寻思有效的应敌办法。
    过了好一会,毛泽东笑了笑说:“我们先来个‘兵不厌诈’、‘先声夺人’不行吗?先不说我们掌握的情报是否可靠,我们可不可以先放两颗原子弹,让他们先紧张两天……”说完,正了正身子,在烟灰碟里摁灭了香烟,显出一脸的严肃。
    周恩来心领神会,笑道:“等他们明白过来;我们的节已经过完了。”
    “对!所以啊,放的时机要讲究,不能早也不能晚。具体的事再与荣臻几个人商量商量。”
    这年的9月28、29日,我国大西北升起两朵蘑菇云,两声巨响传遍了全世界。美国等国的地震监测系统和巡天卫星,几乎同时收到了这两个强大的信号。他们做出断言:中国西部地区进行了第8、第9次核试验。然而在过去的几天里,中国对这两声巨响秘而不宣,对外界评论不置可否,也不发布有关的任何消息。这就更加引起外界疑惑和猜测,特别是美苏两国更显得疑虑和不安,他们发表故作高深的评论说;中国这两次核试验,显然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研究成果,而是他们临战前的一种检测手段。
    一箭双雕的核爆炸,既达到了我们安静过节的目的,也向世界昭示了:原子弹不是哪国的专利,更不是不可拥有的“玄理天机”。九字国策,使我国安然度过了最危险的日子。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古代建筑屋顶上的“五脊六兽”
  • 明清时期京城如何管理“公车”
  • 东乡平八郎晚年为何愧疚击沉北洋海军“高升”号?
  • 蒋介石曾视哪位开国大将为“一大害” 悬重金缉拿
  • 红墙金顶的故宫为何有一座“洋楼”宝蕴楼
  • 清朝哪位“穷御史”毕生反贪 惨被毒死后终扳倒和珅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