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咏叹调

时间:2012-05-14 01:32来源:雅安日报 作者:高富华,王侃 点击: 载入中...



沧桑古道




    大千世界,道路纵横。

  人类社会生命的原动力如此强大,人、物的沟通逐渐不可阻挡。

  两千多年前,早期的蜀人烧岩凿道,凭借人力,在层峦叠嶂的川西深涧幽谷之中打通了一条通往印度的“蜀身毒道”。 这条用斧、镐、木料和绳索,蚂蚁啃骨头般地在绝壁陡崖上开凿、铺设出来的栈道,为大汉帝国开辟了一条不朽的贸易之路。

  时光穿越数千年,当人类科技产生的能量再一次汇聚到这段道路上,雅西高速——一条高速西行的道路延续着大山与文明的约会。

  历史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这里。人类一次次在西南的群山之中创造着奇迹。

  秦灭巴蜀,蜀王败退交趾国,最后逃生的路线,走的是这条路;

  从宋代开始的茶马互市,走的是这条路;

  ……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在历史上,“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许多故事和它关联,“庄蹻入滇、两汉司马、忠臣叱驭、孝子回车、诸葛南征、使星袁滋、江阴游客、状元杨慎、胞波缅王、佛国天使……”

  回眸两千年,道路无中生有。路是人走出来的也罢,修出来的也罢,有路就有人,有人就会创造灿烂的文明,为后人留下辉煌的史诗。无数名流商贾,文人墨客,穿行于此。

  数风流人物,还看那些曾经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人们。

  正是他们,奏响了这首绵延千年的丝路咏叹调。

   筚路蓝缕的

  ——西汉张骞两司马

  “蜀郡太守平陵何君,遣掾临邛舒鲔将徙治道,造尊楗阁,袤五十五丈,用功千一百九十八日,建武中元二年六月就,道史任云、陈春主。”

  2004年3月14日,由民建小学的老师刘大锦、牟建在荥经县烈士乡冯家村游泳时偶然发现的“何君樽楗阁刻石”,甫一问世,就轰动了华夏文物界。

  “悬崖不可栈之,斧凿之。”——在“何君樽楗阁刻石”之下,至今仍残留着一些宽约一米的深洞,每隔数米便有一个栈道孔,更是将人们带回到了两千余年前的西汉金戈铁马、开疆拓土、叱咤风云的辉煌历史。

  2100年前,张骞天涯孤旅,一路西行,探索未知世界,比探险家哥伦布的大航海早了1600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因“骞(张骞)在大夏(今阿富汗)见邛竹杖”,向汉武帝汇报西南应该还有一条通大夏的秘密通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汉武帝为加强对西南边陲的统治,决定在蜀南黔北设夜郎郡,派员打通西南夷道,蜀人司马相如自然成了最佳人选。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汉武帝派遣司马相如为特使,回巴蜀,安抚民众。司马相如不辱使命,写下名作《谕巴蜀檄》,呼吁巴蜀百姓“急国家之难”、“尽人臣之道”,理解、支持开发西南夷地区。

  他回长安上奏,建议朝廷在邛(今四川西昌)、筰(今四川雅安)一带恢复设置郡县,以利开发和管理。

  司马相如接受邛、筰、冉駹诸部归附,拆除旧关,在沫水(大渡河)、若水(雅砻江)和牂牁(今贵州中部)设置新关,打通灵关道(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西夷道峨边以南),在孙水(安宁河)上架设桥梁,开辟通往邛地(至西昌)的道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不仅仅是开凿困难,为说服巴蜀父老深入开发西南夷,司马相如又写下名作《难蜀父老》。

  正如张骞出使西域形成“丝绸之路”般,司马相如的南行,也完成了“南丝路”的原始雏型,“建昌道”即为例证。

  如果说司马相如被赞誉为“治道先锋”而超迈古今;司马迁被赞誉为“发现西南夷的天使”,不然西南夷和穿行其间的古道都会消失在历史黑隧道之中。

  行万里路,毕生的坚韧探索,促进各个民族的交流融合,深刻拓展一个民族看世界大视野的西汉张骞两司马不曾想到,他们筚路蓝缕开辟出的南丝路在今天已经成为翻过的书页,雅西高速将要开始谱写新的篇章。

  天堑最早的

  ——王阳回车王尊叱驭

  《华阳国志》:邛崃山,山上凝冰夏结,回曲九折,王阳去官之所。刘昭《郡国志》注引《华阳国志》曰:“道至险,有长岭、若栋、八渡之难,杨母阁之峻,昔杨氏倡造作阁故名焉,邛崃山本名邛笮山,故邛人莋人界也。山岩阻峻,回曲九折,乃至山上。凝冰夏结,冬则剧寒。王阳行部至此退。”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十五分钟的苏丹汗驿站
  • 玉门关和阳关
  • 焉支山下的隋代外交盛会组织者标注出印度之路
  • 探秘成都“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
  • 乌鲁木齐市民祖传挂毯印神秘文字 欲寻破解之人
  •  西南丝绸之路:从茶马古道的烟尘,到天路的呼啸【追梦·西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