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演变

时间:2012-09-26 09:05来源: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先秦


  中国南方是南岛人种的发源地。先秦时代称之为百越民族,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他们拥有优秀的航海经验和冒险精神,足迹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史前时代起即开始了向远洋迁徙,马达加斯加、夏威夷、新西兰均有分布。


  秦代


  海路西探,到达东南亚诸国,并且到达印度。


  汉初


  前202年汉立国,汉高祖为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与南粤国议和,两国得以发展经贸。前195年高祖驾崩,吕后摄政与南粤国发生冲突,双方在南岭发生激战,战局僵持。当时岭南地区主要出产丝绸类纺织品,赵佗为寻找重要的军需物资铁资源开始谋求海上路线通往西方国家开展贸易。。


  两汉


  海路西达印度、波斯,南及东南亚诸国,北通朝鲜、日本。西汉时期,南方南粤国与印度半岛之间海路已经开通。东汉时期,“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161年-180年)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通焉。”这是历史记载的中国与罗马帝国第一次往来。   


  中国商人运送丝绸、瓷器经海路由马六甲经苏门答腊来到印度,并且采购香料、染料运回中国,印度商人再把丝绸、瓷器经过红海运往埃及的开罗港或经波斯湾进入两河流域到达安条克,再由希腊、罗马商人从埃及的亚历山大、加沙等港口经地中海海运运往希腊、罗马两大帝国的大小城邦。


  魏.晋.南朝


  东吴黄武四年(225年)扶南国王范旃遣使来吴国,历时四年来到东吴,献琉璃。孙权派遣中郎康泰出使扶南国。黄武5年(226年)大秦商人到交趾、吴国首都建业(今南京)。 法显陆上西行,海上归国,由印度多摩利底经狮子国、耶婆提、到山东牢山。与中国通商的国家:波斯、天竺、狮子国、扶南、婆利。


  隋.唐.五代


  与中国通商的国家:赤土、丹丹(今马来西亚吉兰丹)、盘盘、真腊、婆利。   


  中唐之后,西北丝绸之路阻塞,华北地区经济衰弱,华南地区经济日益发展,海上交通开始兴盛。与中国通商的国家:拂菻、大食、波斯、天竺、狮子国、丹丹、盘盘、三佛齐。


  宋代


  与中国通商的国家:占城、真腊、三佛齐、吉兰丹、渤泥、巴林冯、兰无里、底切、三屿、大食、大秦、波斯、白达、麻嘉、伊禄、故临、细兰、登流眉、中理、蒲哩鲁、遏根陀国、斯伽里野、木兰皮等总计五十八个国。 出现了《岭外代答》、《诸蕃志》,记载与中国通商国家情况的专著。


  元代

  与蒙元通商的国家:三岛、民多郎、真腊、无枝拔、丹马令、日丽、麻里鲁、彭亨、吉兰丹、丁家卢、八都马、尖山、苏禄、班卒儿、文老古、灵山、花面国、下里、麻那里、沙里八丹、土塔、忽厮离、假里马打、古里佛、放拜、万年港、天堂、忽鲁模斯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商人汪大渊,航海远至埃及,著有《岛夷志略》一书。


  明代


  郑和下西洋, 到过:占城、爪哇、旧港、满拉加、哑鲁、苏门答腊、那孤儿、勃泥、小葛兰、彭亨、锡兰山、三岛、苏禄、吕宋、溜山、打歪、八都马、柯枝、南巫里、古里、坎八叶、木克郎、甘巴里、阿拨巴丹、阿丁、天方、米息、麻林地、忽鲁模斯、祖法儿、木鲁旰、木骨都束、抹儿干别、不剌哇、慢八撒、木兰皮等国。 《明会典》记录了130个朝贡国,其中海上东南夷有62国,包括:安南,苏禄国,锡兰,朝鲜,日本,琉球,爪哇等。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研究称黄骅海丰镇遗址为宋金“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
  • 海丰镇遗址应为宋金海上丝绸之路北方起点
  • 丝路印记——谢鼎铭古海上丝绸之路组画
  • 南方的佛教可能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
  • 海上丝绸之路 九市携手申遗
  • 光孝寺: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个佛门驿站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