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丝绸之路古驿站

时间:2012-10-05 11:35来源:今晚报 作者:范文轩 点击: 载入中...


  本报吉尔吉斯斯坦纳伦今晨电 (特派记者黄建高)帕米尔高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昨天,2012天士力帕米尔高原科学探险考察队对穿越天山山脉的丝绸之路进行考察,并探访了一处保留完好古驿站。


  土包曾是要塞古堡


  昨天,科考队从纳伦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的足迹向西进发,沿途时不时看见一个个凸起的土包。向导说,这些土包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要塞古堡,不过,当时这些古堡城墙都是用土堆砌而成,历经千年风雨,古堡已变成一个个土堆了。目前当地人对古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保护措施,仅在土堆周围架起围栏,避免人和牲畜上去踩踏。


  走出纳伦河河谷后,科考队就进入了天山山脉,这里平均海拔2700米以上,山间道路崎岖难行。向导告诉记者,当年客商驼队在这些山间行走,因为所带给养有限,沿途都设有供驼队补给、休息的驿站,可惜这些驿站留下来的寥寥无几了。


  科考队沿着山间小道继续前行,3个小时后转入一个峡谷,一个用石头砌成的方形圆顶古堡出现在科考队面前——这是吉国境内古丝绸之路上至今保存最完整一个古驿站。从外面看古驿站依山而建,底部是方形建筑,用山石堆砌而成,上面为小型的穹顶,也是用石头砌成。


  “客房”“保险柜”一应俱全


  记者和几位科学家进入了古堡内部,顺着狭长的通道前行,一股阴冷气息扑面而来。越往里走通道越宽,两侧分布着一排排穹顶“客房”,可住宿8至12人。记者数了数,这种客房多达12间,每一个房间顶部有两到三个圆孔天窗采光。驿站里还设有三个宽敞驼舍,主要备大雪封山时让骆驼也“进屋”,以免冻死。顺着通道继续往前走,来到一个将近100平方米的大厅,这里是客商们用餐闲聊的地方。客厅的右侧有一个小屋,里面有两眼深井,为当时驿站商客补水之处。而在客厅的左侧有一个用厚重石板砌的方洞,据考证为当时的“保险柜”,客商的贵重物品可以寄存在这里。


  古驿站究竟能容纳多少旅客呢?专家们经过测量和计算,初步得出古驿站最多可同时接待两个百人左右的驼队住宿。“这样一个设施齐全的古驿站,这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个‘五星级宾馆’了。”吉尔吉斯斯坦学者萨尔达尔说。


  图为:丝绸之路古驿站。本报记者 刘乃文 摄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十五分钟的苏丹汗驿站
  • 玉门关和阳关
  •  西南丝绸之路:从茶马古道的烟尘,到天路的呼啸【追梦·西
  • 丝绸之路的由来及其启示
  • 文物展和书籍带你寻访丝绸之路
  • 丝路古驿站苦水玫瑰香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